众诚短视频营销中心

王重楼为何给世子内力(抖音运营老师是真的吗王重:DOU+是锦上添花,而非雪中送炭)

147小编

作者 ∣ 王重

抖音运营是一个很靠感觉和经验的事情,能做起来一个账号的人通常也能轻松找到抖音起号和做爆款的“命门”,而没做成功过的人做第一个号就很难。

所以我们经常说,做抖音说简单就简单,说难也难。

最近的一个话题“做西格玛男人,品百味人生”腾空而起,该账号内的视频很有限,“西格玛”相关内容也是最近才出的。

该账号以前的点赞量在10万以下,“西格玛”作品点赞量最高翻了6倍,主页置顶的另一话题作品点赞量高达285万。

他有没有投广告我们不得而知,但是从作品的曝光来看,投放广告是极有可能的,并因为大量曝光引发了一系列跟风模仿。

该账号ID“周三拾”,在上周作品获关注排行中位列TOP100,足以见得内容和公司的实力。

值得一说的是,他和“王七叶”有过合作,而“王七叶”是蜂群文化旗下主播。同在蜂群文化的还有“陶白白”和“百乔有毛病”等主播。

纵观MCN机构和账号布局不难发现,DOU+投放和账号整体运营比起来,真的是微不足道。

所以,DOU+对营销重要吗?

如果重要,为什么平台上多数大主播都有MCN机构运营,而不是主播独立投放DOU+运营;如果不重要,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个爆款带动了后面的数据?

答案是,只有持续输出的内容才值得拥有更大的曝光,也就是说,DOU+更适合锦上添花,而非雪中送炭。

我们一直在强调内容价值,不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,只有你能提供一定的内容,对观看者来说你才是有价值的,是他们跟随你的理由。

当视频内容价值很低时,偶然一次或者几次的DOU+的确可以换来小范围的数据上涨,但这些数据是否具备后续价值有待商榷,且大概率不会提高账号权重。

相较于短视频内容而言,直播的目的要更加鲜明,价值也要更加明显。在抖音,直播是一种内容趋势和价值趋势,而非营销趋势。

如果你是带货主播,你对消费者的价值就是性价比、对平台的价值是销售。

如果你是情感主播,你对用户和粉丝的价值就是情绪价值、是故事,对平台的价值是大量用户涌入产生的数据,是打赏或者连麦产生的收益。

如果你是知识主播,你直播间教学的内容就是你对平台的价值,跟随者为知识买单,也就是在为了平台服务而买单。

内容价值的根基在内容,营销永远为内容服务。

短视频或直播有一定传播价值的时候才有意义,内容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时候DOU+才有价值。

有的干货主播说直播不需要内容,直播需要的就是流量,所以无穷的投放DOU+是唯一的办法。

在“泛流量论”中间,这种观点尤为突出,而内容价值被忽视,是很多创作者无法接受的。

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流量的重要性,但也不能肯定“泛流量论”的说法,这是因为在直播中更重要的是转化,而泛流量未必做得到高转化。

粉丝为主播买单,实际上是在为价值买单,不论是实物价值还是情绪价值或者其他价值,都并非是“泛流量”可以做到的。

这种“泛流量论”的旋涡会让一些人进入包括买粉丝、买流量和买曝光等误区,他们会认为只要进入了更大的流量池,就能有更好的结果,但问题是流量的本质是错的,必然不会具备转化能力。

当“泛流量论”成为了“流量”获取的主要核心思想时,流量就不再是有用的数据,而仅仅是数据而已。

这些流量的背后,不一定是某个人,也可能是某个机器,就算你获得了这些流量,打开了下一个流量池的开关,在面对“直播推荐”和“流量口”的时候,也未必知道要怎么做才能转化。

由此可见,没目的的投放DOU+来获取流量,是对内容的亵渎,对账号不负责的表现。

“泛流量”的花儿本就没几日红,即便有了数据,最终还是“尘归尘,土归土”。

直播的价值,一定是实际价值、情绪价值,或是“一语点醒”的虚拟价值。

各种价值都因内容而成,优秀且持续的内容输出是“借来的箭”,打造爆款时用的DOU+就是“东风”。

好的内容在被一次次传递的过程中,自然会从小的流量池中脱颖而出,这个时候并不是投放DOU+的好时机,而是要深耕同类内容,做到小范围内的持续(数据)升级。

当内容质量并驾齐驱冲向下一个流量池的时候,投放DOU+才更有意义,这个时候的高曝光会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人,而不是走马观花地一次性消费。

换而言之,如果你投放的内容具备的是偶然成功而非必然成功,即便有大量评论、分享和转发,伴随高曝光而来的仅仅是昙花一现,甚至是负面评价。

不要把DOU+当万能神药,它不是你的救命稻草,它是你的神兵利刃,关键时刻才有用。

打铁还需自身硬,先做内容后投DOU+,顺序不可逆。

了解更多信息,请关注

抖音:王重老师、王重老师实训营

今日头条:王重老师

视频号:王重课堂

新浪微博:王重